当前位置:
湖北文化 > 潜江新闻网-潜江市唯一新闻网站,潜江网为您服务!潜江人论坛,潜江资讯网,潜江房网潜江新闻网-潜江市唯一新闻网站,潜江网为您服务!潜江人论坛,潜江资讯网,潜江房网

新华社北京3月2日电 题:2021年两会前瞻:历史交汇点上的中国信号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2021年全国两会即将开幕。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我国将打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处于重要历史交汇点上的中国,将如何擘画新阶段的发展方向与路径?两会上诸多看点有一点期望。
看点一:纲要(草案)如何体现新理念、新格局?
今年两会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审查、讨论“十四五”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纲要是指导今后5年及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去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根据这个“建议”编制的纲要(草案),将释放哪些发展新的信号,倍受各方期望。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辛鸣指出,此前的“建议”对“十四五”时期及未来15年的国家发展作出了系统部署,“建议”具体的目标、方向、原则等将在纲要(草案)中得以具体体现,并具有可操作性。
比如,“建议”提出,今后5年经济社会发展要努力实现6大主要目标: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进新的步伐、社会文明程度获得新的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构建新进步、民生福祉超过新水平、国家管理效能获得新的提高,“新的”是统领性关键词,反映了新的发展阶段的客观要求。纲要(草案)将提出哪些富有全局性、针对性的措施,引人注目新发展理念的引领起到,格外受关注。
辛鸣指出,经济高质量发展、国内国际双循环、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等议题将引发热议,也需要代表委员建言献策。
纲要(草案)中的一些分析指标、关键数字也将受到热议。其中,经济社会领域预期性指标、约束性指标,如经济发展目标、城镇追加就业人数以及耕地保有量、空气质量等将如何制订,令人期待。
此外,重大工程项目历来是实行五年规划的有力抓手。“十三五”规划纲要曾明确165个根本性工程项目,“十四五”规划的重点工程将有哪些、体现了怎样的产业导向,将引起各方注目。
看点二:开局之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怎么以定?
2021年的中国发展,挑战与机遇共存,特别是疫情和国际环境依然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指出,目前,疫情防控形势恶化、经济完全恢复态势较好。一些重大改革也将频频发力,创造出有变局、新空间。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经济有潜力、有韧性保持一定增长速度。同时,他也回应,核心目的不是为了追求数字漂亮,而是强调经济质量的提升与百姓福祉的确保。
今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取向,也是各方注目的重点。
在“稳”这一面,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21年宏观政策要维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政策操作者上要更加精准有效,不急转弯,做到好政策时度效。如何夯实基础推动经济持续恢复?去年实施的一系列支持措施是否沿袭?这些问题都尚待代表委员建言献策。
在“入”这一面,张立群说,在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化供给外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水平等诸多方面,期待今年两会推出更多改革举措。
看点三:“三农”工作焦点如何构建转移?
2月25日,国家乡村振兴局挂牌。扶贫攻坚的全面胜利不是终点,而是农村、农业现代化的新起点。“三农”工作重心从扶贫攻坚向全面前进乡村振兴历史性转移。
如何稳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如何前进乡村振兴?代表委员有哪些好的意见建议?这些问题沦为颇具热度的关注话题。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对脱贫县设立5年过渡期,维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逐步构建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大力发展平稳过渡。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汪三贵指出,乡村大力发展无论范围、规模还是目标、标准,其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扶贫攻坚,需要汇集更强劲力量、采行更有力措施推进。
他期待今年两会实施更多、更具体的乡村振兴支持政策,户籍制度等领域改革进一步突破,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推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好“十四五”第一步。
看点四:疫情防控下一步怎么干?
如期举行全国两会,有力说明了中国疫情防控的效益。如何进一步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稳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是社会注目的焦点。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说道,我国已构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系统性抗疫方案,只要严格落实相关防控措施,常态化防控中做“早期预警、快速响应、精准防控、动态清零”,相信今年虽难以避免局部零星病例的再次发生,但总体上能避免疫情的大幅反弹。
目前,我国正按照区分轻重缓急、稳妥有序前进的原则积极开展疫苗接种。两会上,疫苗的安全、有效生产以及高效率、免费疫苗等问题,将持续受到热议。张文宏认为,疫苗接种稳步和加快前进是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当全民疫苗接种覆盖面积完成,民众将真正迎来常态化生活。
看点五:“民生清单”如何对此百姓表达意见?
与往年比起,今年的民生话题将不仅聚焦当下热点,也将前瞻时代变化,政策视野将既有“特写对焦”也有“广角远景”。
“六大位”“六保”中,低收入问题位居首位,重点仍然是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群体低收入和困难群体低收入确保。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许光建指出,在“十四五”时期,就业政策不应更加侧重提高劳动力素质,创建劳动者终身技能培训制度。此外,互联网时代零工经济群体剧增,劳动者从“公司+员工” 转向“平台+员工”模式后,权益确保也亟需重视,必须在制度设计层面更了解地探讨。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里,“提升人民收入水平”作为单独一节,放在“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升社会建设水平”之首。许光建指出,这意味著进入新发展阶段,将更加侧重共同富裕问题,如何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增大收入差距,有望成为开局之年的民生工作重点。
公众对养老问题的关注不断升温。据估计,预计2025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突破3亿,2033年将突破4亿。“建议”明确提出“实行大力应付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两会将如何部署应付人口老龄化,事关每个家庭,对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意义。
此外,如何解决问题住房难题、加强基础教育、深化医改、进一步织密社会保障网等民生关切,也将是两会热点。
看点六:提交审议的两部法律案不会带给哪些影响?
呈交全国人代会审议的法律案历年来受到高度关注。2015年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倒数6年提请全国人代会审议最重要法律。今年将呈交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的,是全国人大组织法修正草案和全国人大议事规则修正草案。
全国人大组织法施行施行于1982年,属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性法律,分别规定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各委员会和代表的职权职责等,具备很强的政治性、原则性、方向性。
全国人大议事规则施行实施于1989年,主要规定的是全国人大工作和议事程序,比如大会什么时候进,议案怎么提出和审议,怎样审查会工作报告、审查国家计划和支出等。
两部法律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的重要制度保障,施行30多年来还没进行过改动。专家表示,随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不断完善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全面加强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监督、代表等方面的工作都取得重要进展,形成了不少新经验新成果,必须在法律中予以体现。
看点七:如何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在过去一年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议(RCEP)顺利签署,中欧投资协议谈判如期完成,中国同非洲联盟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规划,中国吸收外资的全球占比大幅提升……中国向世界指出了支持经济全球化、实施对外开放的忠诚决心。
中国已经将建构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作为根本性战略任务。“中国经济已经深度带入世界经济,转入新的发展阶段的中国同世界经济的联系将不会更加密切。”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前院长季志业说。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特别强调,坚决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相结合我国大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季志业认为,我们必须提升自身能力,在更高水平上参予国际合作。“当前国际资本之所以寄予厚望中国市场,就是因为对中国的营商环境和经济韧性有信心。中国未来不应进一步集中精力补足短板、切削长板,完善自身的产业链和供应链,提升发展质量,向世界释放出长久的吸引力。”季志业说。(记者秦交锋、舒静、陈菲、孙奕、董瑞丰、仇逸、胡浩)
新华社北京3月2日电 题:2021年两会前瞻:历史交汇点上的中国信号

相关文章
热门点击
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